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小儿眼科潘美华主任医师:这1年内,视觉系统快速发展,宝宝从只能分辨黑白影像,到逐渐可以分辨事物的颜色、远近甚至开始发展手眼协调能力。此时眼球运动仍不稳定,偶尔出现眼睛偏斜现象是正常的。
误区一
眼镜戴上就摘不下?
在学龄期儿童家长中流传着“眼镜不能戴,一戴就摘不掉了”“眼镜越戴度数增长越快”的说法。作为一种矫正视力的手段,眼镜其实只是一个工具,不存在戴上就摘不下来的说法。而且戴上眼镜后能够达到正视眼状态,看东西才不会不清楚或疲劳,能够减缓外界诱因造成的近视度数增加过快的进程。
误区2:
散瞳检查对眼球有害
有些家长觉得做散瞳检查不舒服,还担心散瞳会有副作用,于是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。其实,儿童验光需要根据不同年龄选用不同强度的散瞳药物,12~14岁的孩子需用阿托品散瞳,其效果维持1~2周不等;大一些的孩子应用托吡卡胺等短效散瞳药,瞳孔散大维持时间仅数小时。散瞳后会出现轻度视物不清,同时有稍许畏光现象,可以戴墨镜或有檐的帽子减轻不适,没有什么危害,大可不必担心。
误区3:
配镜时适当减少度数
眼镜就是辅助我们看清物体的工具,一定要度身定做,过大或过小的度数都起不到积极的作用和提供清晰的视力帮助。万不可觉得度数高就人为减少些度数以求得心理平衡。这种自欺欺人的做法不但使人看不清,而且更容易造成视疲劳和加速近视的发展。
误区4:
幼儿视力不用经常检查
视力发育一般在5~6岁基本成熟,然而处在学龄前的儿童视力还在发育之中,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其视力也不同。如果各年龄段的视力一样的话,就说明已出现问题,在此之前还没发育正常的视力很容易形成终身弱视。所以学龄前儿童的视力检查最好半年一次,防止出现视力发育滞后,一旦发现弱视要及时治疗。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233787780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st710.com/51600.html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st710.com/51600.html